6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市社科联、市财政局、市司法局、市应急管理局四家单位围绕我市第六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工作、1—5月全市财政收支、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安全生产月”活动等情况向社会和媒体进行通报和解读。
市社科联发言人介绍,晋中市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旨在充分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出社科理论研究精品、培养人才、形成正确导向,使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晋中市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工作每三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六次。本次评奖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申报成果发表时限从2016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凡我市作者这一期间发表或出版的成果均可参评,申报截止时间为2019年7月30日。
市财政局发言人介绍,1—5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1.01亿元,完成序时进度50.16%,较上年同期增长25.32%,增收16.37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44.42亿元,同比增长27.68%,增支31.31亿元。全市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合计共减免税费收入29.81亿元,同比增长12.42%,增加3.29亿元。
总体看,1-5月在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相继实施的背景下,全市财政收入能够保持高增速,反映出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不断见效;反映出全市财政运行总体保持平稳,稳中有进;也反映出市县两级财政会同有关部门主动挖潜、积极组织收入等工作措施发挥了作用。随着企业负担的明显减轻、市场活力的不断激发、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不断增强,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全年财政收入增长预期目标必将实现。
市司法局发言人介绍,今年重新组建的市司法局职能定位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个环节职能一体、全面贯通,形成了“一个统筹、四大职能”的工作布局。在实体平台建设中,建立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1个,乡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42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869个;开通了“12348”法律服务热线,成为解答群众法律问题的“全科医生”;网络平台形成了公共法律服务网站集群,通过多种终端提供法律服务。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三大平台为载体,动员组织全市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法律顾问制度、律师值班制度、人民调解制度、法治体检制度,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实施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免费法律咨询已解答2810件,满意率达100 %,并在解答过程中联合进行调解,有效化解了一些重大复杂矛盾。
市应急管理局发言人介绍,今年6月是全国第18个安全生产月。我市围绕主题,结合实际,细化活动,确保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截至6月20日,在“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方面,举办专题讲座70场,安全诊断37场,安全宣讲81场;举办论坛、研讨会等66场;开展警示教育259场,182家危化品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公众开放日”活动;11.5万人次参与了危化品安全知识网络有奖答题;开展应急演练435场次。在安全体检方面,体检煤矿50座,发现问题隐患272条;体检非煤矿山企业47家,发现问题隐患150条;体检危化品企业147家,发现问题隐患544条;体检金属冶炼企业25家,发现问题隐患150条;体检水库30座,发现问题隐患27条;体检建筑施工项目89处,发现问题隐患372条;治理55处危险路段隐患。在“三晋安全行”方面,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307次,开展区域行和专题行123次,开展明察暗访82次。在各级媒体发表稿件95篇。
(来源:晋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