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晋中市土地整治有限公司网站 !
   
您的位置:
晋中市2019年上半年人才工作综述
来源: | 作者:晋中市土地整治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19-06-24 | 19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才蔚,事业兴。人才是强市之本、创新之源、发展之基。

转型的晋中,求贤若渴;发展的晋中,海纳百川。

继续实施第三批引进高层次人才“551计划”,重点引进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或国内一流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共有42人申报,其中创新人才32人,创业人才10人;

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山西农谷招才引智投入给予40%的奖补,最高奖补1000万元;

落实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入学优惠政策,为山西农业大学1名博士协调办理手续。按照人才实际入住套数,给予山西农谷人才公寓每套6000元/年租金补贴,已发放52.15万元;

在编制2019年度事业单位进人计划时,优先保障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不受单位自然减员限制,2019年安排130个计划;

……

历史文化厚重、发展潜力无限的晋中,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为契机,不断深化改革,注重政策创新,大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加快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培“沃土”

搭建引才聚才“黄金台”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我市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全力推进人才工作,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牵引,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实施“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根据全省统一安排,经遴选推荐、归口申报、专家评审、会议拟定、社会公示、报省确定等程序,遴选出466名三晋英才,其中高端领军人才7名,拔尖骨干人才177名,青年优秀人才282名,市财政奖励金796万元。所遴选人员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和骨干,其中,民营企业入选138人,占全市入选总人数的29.6%。

启动百名本土实用人才支持计划和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建设工程。百名本土实用人才支持计划将用3年时间评选100名左右优秀本土实用人才,其中技术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各50名左右,分别授予“晋中工匠”和“晋中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荣誉称号,并给予每人2万元资助。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建设工程将在全市教育、卫生和宣传文化领域建立50个左右以高层次人才姓名及其专业命名的工作室,成为高层次人才开展本学科领域创新性研究和培养后备人才的平台,在取得科研成果、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培养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市财政将给予每个工作室10万元补助。目前,这两项工作都已启动。

继续实施第三批引进高层次人才“551计划”。重点引进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或国内一流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共有42人申报,其中创新人才32人,创业人才10人。申报人选的85.7%分布在我市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名,省“百人计划”专家2名。目前,评审工作正在进行,下一步将结合合作程度、业绩贡献等实地考察情况确定人选,由市委、市政府予以命名表彰,并给予50万元资助。

建机制

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健全的机制是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的粘合剂,也是人才快速成长、创造价值的催化剂。我市坚持从问题入手,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持续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开展“如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调研,形成调研报告21篇。出台《改进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办法》,实行顺向流动市场配置,横向流动单位协商,逆向流动科学调控。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度,市直事业单位补充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和高学历人才,满编时可使用周转编制引进。在编制2019年度事业单位进人计划时,优先保障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不受单位自然减员限制,2019年安排130个计划。

继续支持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山西农谷先行先试。大力宣传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和山西农谷两个办法,督促两地出台引才细则,抓好政策落地。对两地招才引智投入给予40%的奖补,最高1000万元。启动职教城建设,整合全市职业院校入驻,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试点工作,为山西农谷建设培养 “土专家”“田把式”。上半年,两地共有2人入选省“百人计划”,2人入选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0人申报省青年拔尖人才,27人申报市“551”计划,呈现量增质优的良好态势,政策效应初步显现。

不断完善引才育才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柔性引才。4月18日,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中国工程院李兆申院士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暨晋中市消化道早癌防治专科联盟,至此我市院士工作站已达9家。吸引驻地高校和本地在外大学生在晋中就业创业。1月29日至30日,市委人才办与团市委联合举办了“青春兴晋、学子归巢”活动,向73名寒假回乡的“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宣介人才政策。4月19日,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举办2019年春季招聘会,吸引太原师范、晋中学院等8所高校1600余名毕业生参加。

鼓励引导人才投身基层一线,服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市农业农村局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离岗创业,上半年又有1人离岗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灵石县对大中专生返乡创业人才予以奖励和支持,表彰10人,每人奖励3万元。平遥县组建农业、教育、医疗、非公企业、文化五个人才服务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对口服务。和顺县制定优秀人才服务全县脱贫摘帽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选树1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授予荣誉证书并奖励2000元。

强保障

优化人才“生态圈”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我市牢牢把握“人才生态”这个关键要素,着力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创业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

——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事项。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调整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的通知》,中职(含技校)及以上大学生、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技师及以上技能人才实现“零门槛”落户。落实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入学优惠政策,为山西农业大学1名博士协调办理手续。对山西农谷已入住的人才公寓按照每年6000元/套标准给予补贴,共补贴52.15万元。在市县人才办、人社部门以及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山西农谷设立人才服务热线,优化人社部门人才服务窗口。梳理人社、公安、教育等8部门近30个人才服务、审批、评价等事项,编制人才服务手册。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情感沟通。在广大知识分子中认真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在《晋中日报》、晋中电视台、晋中党建网开设“爱国情、奋斗者”专栏,选取30余名“三晋英才”和市委联系专家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营造向创新者致敬、为人才喝彩的浓厚氛围。将市委联系专家津贴由200元/人提高到400元/人,为专家安排2019年度健康体检。祁县、平遥、榆社等县(区、市)春节期间给在外的专家致慰问信,增强日常联系,增进感情交流。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这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举措同频共振、效应叠加,使得我市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力量愈发强劲。晋中正成为群英荟萃之地和干事创业热土,“智力引擎”动能澎湃。

(来源:晋中新闻网)